第340章 纯数学 (1 / 3)

一个可以用数字描述的世界,多么的令人向往啊。

“万物可数!”

“万物可数!”

....

前排那几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率先站了起来,在他们带领下,台下响起了整齐响亮的口号。

这幅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画面被摄像机忠实的记录了下来,并铭刻在千年后的《人类文明数学史》中,成为每一位启蒙期的人类幼童首先接触的数学知识。

这场颁奖典礼也因为李默教授提出的“万物可数”目标,被后世的史学家公认为人类文明的转折点,自此之后,数学走摆脱了其他科学的附属地位,成为直接解决宇宙奥秘的最强力武器。

让国际数学联盟万万没想到的是,大会安排的演讲嘉宾纷纷撤回了原本的演讲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相似的课题--如何实现一个万物可数的世界。

整个数学家大会的画风突变,演讲台上,从那些古板的数学家中口中吐出的并不是逻辑严密的数学公式,而是一篇“数学幻想”,在幻想中,他们摒弃了运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描述世界的方式,而是采用数学语言完整的表达这个世界。

此后的数天,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讨论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

来自挪威的匹斯特教授用数学描述了一枚钉子。

来自希腊的数学家顾茂德用数学描述了一只凳子。

....

随着讨论的深入,数学家们发现,当前的数学只适用于描述静止且内部稳定的物体。

在勾勒描述处于运动的事物或者是内部存在活动的事物时,简洁的数学语言显得苍白无力。

以上届菲尔兹奖得主赛尔伯格为首十人团队试图用纯数学描述一滴雨水,在描述的过程中,他们被雨滴内部因重力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内流”难倒了。

在经典物理学中,科学家们会把这滴水看做一个整体,然后根据地球的重力和水滴受到的空气阻力,计算出水滴的速度、质量等信息。但这种整体计算法,明显忽略了水滴“内流”可能对外部空气阻力产生的影响,这种计算结果在宏观上完全可以成立,但是当涉及到微观运动时,它就错误百出了。

李默作为“纯数学”的发起人,自然加入到了这种讨论之中。面对着用数学描述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当前数学的种种不足时,他灵机一动,不如创建一个新的数学分支吧。

于是“纯数学”这个数学新分支,在全世界知名数学家们的面前诞生了,它的目的和用途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完全的数学语言描述世界。

数学名宿,拓扑学的开道者:拉德霍・阿吉教授当即在大会上宣布,他将更弦易张,把余生的精力放在研究“纯数学”上。

菲尔兹奖得主,国际数学联盟常任理事扎伊内・拉斯教授表示愿意为“纯数学”的发展,贡献微薄的余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