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1 / 3)

楔子

当徐皎站在班霍夫大街湖边一家老字号Atelier Werenbach的橱窗前,她听到的第一句话是――这一定会成为你有生之年最难忘的回忆!

第二句话是同她一样作为游客来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座城市――苏黎世的法国佬,用蹩脚的英文手舞足蹈比划出的――他已经在里面待了三个月?OMG这也太神奇了!

第三句话是法国佬身旁的女伴瞪大眼睛发出的尖叫――他是亚洲人吗?需要私人服务吗?我想和他睡觉。

……

徐皎尽量让自己从刚高考完的阴影中走出来,将自动翻译英文的习惯从脑海过滤遗忘,然后睁大眼睛,看向橱窗。

这里是苏黎世,这条街拥有着享誉全球的名表品牌,而这家店――她在网上搜过,是一家老字号的钟表店,也可以说是一间小型博物馆,里面的珍贵名表往往只有拍卖会上才能看到。

巨大的落地窗后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手表,他们美丽稀缺,宛如会说话的珍器,盛放在装点一新的容器里,用日内瓦印记、经典大三针、宝石机芯,擒纵机构和历史对话。

而在此之间,在橱窗深处被阻隔参观的中心舞台,在几个挺着大肚子、地中海的外国人各自手执放大镜和摄像机、小心翼翼地交头接耳之间,有一样东西正在被观察,被记录。

徐皎跟着旁边的中文指示牌看过去――清乾隆御制铜鎏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

记者正在介绍:这是一件清宫旧藏,十八世纪法国制造。其底部内置机芯,正面有三组料石转花。底部上方四角亦安设转花,中部为三株棕榈树及水法装置。棕榈树托起上方的葫芦形时钟,钟上立一敲钟人,与钟表机芯联动,可报时。

按照国内文物评定标准,该文物应为二级珍贵文物。不知道为什么,这件原本该是清宫旧藏的老物件,此刻却出现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里。

而文物后面坐着的那个男人,似乎已经为其正名。

没错,徐皎已经听不清记者在说什么了,注意力随着镜头往上,逐渐聚焦到一双手上。指尖钳着一枚配件,正在调试葫芦钟的走时,手指细长灵活,指骨分明,指甲盖下的小月牙颗颗饱满莹润,看着干净又舒服。

镜头再往上,是挽到臂弯的袖口,露出一颗中式盘扣。

再往上,徐皎听到记者介绍该古董钟的价格,市值整整七千万。她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目光却没有丝毫错落,一瞬不瞬地来到正前方。

终于看清让法国佬和女伴惊叹不已的对象了。

唔,东方面孔,鼻梁高挺,眼窝深邃,睫毛很长,皮肤白得像俄罗斯人,眼尾带一丝弯曲的弧度,说不出来的感觉,好像将异国风情的浪漫都勾藏了起来。

返回书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