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下文学网>历史军事>汉明>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 (1 / 3)

怎么放大敌人的兵力、战力?

很简单,让北伐军登陆北岸,引发北岸防线全线溃败,只要战败的人多了,那么,陈锦就如同一粒沙子,淹没在无数战败将领之中,罪过也就不值一提了。

就算最后依旧被追责,也可保住家人不受牵连,法不责众嘛。

就这么个荒唐的念头,让陈锦做出了撤退决定。

这念头看似荒唐,但事实上,从古至今,时而有之,特别是国朝末年,就更多了。

明末有之,清末有之,后世倭国入侵时,一样有这样的人。

他们的本意并非想卖国,当时的一念之差,根本没去考虑引发的后果,就想着法不责众四个字了。

可北岸清军的突然撤退,确实震惊了北伐军所有将领。

吴争甚至怀疑,敌人是不是学乖了,想对自己来一出诱敌深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吴争至少犹豫了一柱香的时间,竟然没有一个将领催促吴争下令追击。

事实上,所有人都在怀疑,这,究竟是不是圈套。

更多的将领,心里还是想着见好就收,今日的战果已经很大了,以千人的伤亡,击杀了上万旗军,这等战绩,足以彪悍青史。

敌人遭此重创之后,短期内已经失去继续进攻南岸的实力,我军只要固守淮安,等援军到来,就是胜利。

没有人想要冒险去扩大战果,吴争的犹豫其实正合众将的心意。

可至少有两个人想法不一样,蒋全义和宋安。

这二人的想法和反应也不一样。

宋安是心性所致,敏锐地意识到了,对岸敌人有可能真是撤退,但他向来不主动去改变自家少爷的决定,他自认要做的,就是忠诚地执行自家少爷的命令,所以,他是想到,但不说,等着吴争自己决定。

可蒋全义则不同,他向来“跋扈”惯了,连吴争的命令都敢抗,当日若非他执意北上,哪有眼下之困?

如果泰州卫按吴争命令固守兴化,与高邮州方国安部、东面鲁之域部连成一线,足以互为犄角,就算真有凤阳府上万骑兵突入扬州府,以蒋全义、方国安、鲁之域三部兵力,就算无力驱逐敌骑,固守三城自保还是有余的。

正是因为蒋全义抗命突进,使得战线拉长,身后防守力量空虚,才被敌骑拦腰截断,造成了这二十多天的困境。

当然,鲁之域攻盐城受挫,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如果盐城顺利占领,那么就算被截断后路,有通州一条退路,也不至于被四面合围。

虽然吴争至淮安府,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但蒋全义一直希望自己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胜,以功折罪。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