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下文学网>历史军事>大唐暴吏>第260章 整顿

第260章 整顿 (1 / 4)

韦兆恭听苏扬这么问,就说:“此事本官与两位少卿都议过,认为这个写告密信的人只怕没有上书在资格,否则也不会把告密信投到大理寺来!”

苏扬却说:“这么说的话,卑职就更加不理解了,就算要投告密信,也不应该投到咱们大理寺,而是要投去御史台啊,御史台才是监察百官的衙门,咱们大理寺只负责审案,如果对方直接来大理寺投状纸,这是咱们大理寺管辖范围,可以立即立案调查,但这告密信可不是状纸!”

韦兆恭问道:“你认为我等要如何处置这封告发信?”

苏扬刚才把这封告发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信上并没有明确举报某某人,只是告发国库两内储存的钱粮被窃走无数,初步估计折算成钱币大约超过三百万贯,而且信中明确指出了,出问题的是右藏库。

右藏库是唐朝国库之一,据苏扬的了解,国库是民间大众的叫法,是左、右藏库和内库的统称。

左藏库、右藏库和内库分别属于太府寺辖下的左藏署、右藏署、内藏署管辖,而左右臧库分别各置令二人、丞四人,而内库只设令一人,内库是皇家专属,由宦官当任库令。

有人就要问了,既然国库是太府寺管辖,那么户部是干嘛的呢?在国库方面,户部承担着监察的责任。

太宗皇帝时期,又把少府监从太府寺中单独剥离出来,除了管理百工技巧之事,还负责对国库加强管理,即承担着审计工作。

如此一来,唐朝朝廷对国库管理就形成了由太府寺主管、户部监察、少府监审计三足鼎立的局面,既有分工,由互相牵制,使得唐朝的财政体系更加稳定而可靠。

“韦公,写这封告发信的人很可能是右藏库内的人,或许是一个官员,或许是一个小吏,总之此人没有直接上书的资格,我猜此人可能给御史台写过告密信,但出于某种原因? 告密信石沉大海? 这人苦等无果,只能又给大理寺写了一封告密信!”

“卑职认为? 这封信上所述内容还有待核实? 而我大理寺此时并没有调查右藏库的权力,不如移交给户部?”

韦兆恭可能也想到过御史台那边是否出了问题? 按理说这样的告密信就算投错也不可能投到大理寺,可它偏偏出现在了大理寺?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现在除了御史台,对国库财物有权核查的只有户部!

思考了一阵之后,韦兆恭点了点头,“就这么定了? 某先去见见户部范尚书!”

过了六天? 苏扬在大理寺逐渐熟悉了工作,与同僚们关系处理得还算融洽,但大理寺的问题是很明显存在的,不止是管理大理寺狱的官吏们大肆收受犯人家属们的贿赂,还收受犯人们的孝敬? 禁卒们守备也很松懈。

而且大理寺官署大小官吏们大多都是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于各地呈报上来等待审查复核的案子? 这些官员是能拖就拖,等拖到了规定的时间? 如果实在没发现什么问题再通过,非死刑案件通过复核之后发回原籍执行? 死刑案件通过复核之后交付刑部? 在刑部走一个过场然后送去由皇帝御批。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