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下文学网>历史军事>穿越一八五三>第七五六章 赶鸭子上架

第七五六章 赶鸭子上架 (1 / 4)

一屋子人大眼瞪着小眼,敏东王心里升起了一股悲哀,这就是缅甸的王公大臣啊,国难当头,别看一个个嘴上说的好听,真到需要自己上时,却熄火了。

当然了,缅甸的王公大臣不惧怕与英国人交涉,英国人不会滥杀使臣,无非是受些屈辱罢了,而中**队恶名在外,一路行来,十万缅甸民众死于非命,数万妇女被掠走,而且是不问阶层,穷的,富的,当官的,甚至连和尚都照杀不误,如此凶残,谁敢去谈判?

“哎~~”敏东王又叹了口气,照着老习惯,有疑难不解时向国师问计,转头问道:“尊者,你看该如何是好?”

“嗯?”塔塔纳班心头一惊,莫名其妙的扯上了自己,不会是让自己上吧?

缅甸的佛教和中日朝不一样,中日朝奉行北传佛教,也就是大乘佛教,讲究禅定,讲究缘法,以普渡众生为宏愿,而缅甸及东南亚一带流传的是上座部佛教,虽然号称大小乘不忌,但在事实上属于小乘佛教的范畴。

他的修行目标是致力于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证悟涅槃,也就是侧重于个人修行,同时以戒定慧为修行次第,不提倡顿悟,要求按步就班的修行,有着无比烦琐的规矩,什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在上座部佛教中是严重的离经叛道行为。

比如在缅甸东固王朝的末期,曾有过相持达七十五年之久的着衣之争,也就是僧人在进入村落布道时。是偏坦右肩呢,还是披覆双肩?两派也分别被称为偏坦派和披覆派。好几位缅王被卷入其中,这在北传佛教中。为个露不露右肩争论七十五年是不可想象的。

借用神秀法师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表达的修行思想是渐悟,也很好的诠释了南传佛教的修行宗旨。

相应的,在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中,僧人的地位也不一样,其实无论什么宗教。都带有政治属性,中国历史上,三武一宗为何要灭佛?因为佛门势力太强,危及到了世俗政权的统治基础。

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三武一宗的灭佛,也许今天的中国,每个成年男性终其一生都要出一次家,佛门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民众以向佛门捐献黄金宝石为荣。每一所庙宇,都极尽奢侈,拥有数不尽的财富与田产,这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东南亚佛国的写照。

佛教在刚开始,并不是太温和的宗教,他也有强烈的扩张性与侵略性。但是中国有强大且统一的世俗政权基础,佛门在几经打击之后。老实了,选择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渐渐融入了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佛门,慈悲为怀,普济众生。

而东南亚在佛教传播进来时,缺乏统一成熟的文明,佛教文明相较于当地土著文明,是高级文明,佛教需要传播,当地统治者需要借着佛教巩固地位,两者一拍即合,佛门自然而然的进化成了统治阶级,高级僧侣的地位也无限拨高,类似于印度教的婆罗门。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