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下文学网>都市言情>满级考古大师>二百三十七章 刘贺其实是个热爱读书的人?

二百三十七章 刘贺其实是个热爱读书的人? (1 / 3)

“神奇!”

“都蜷缩成头发丝大小了,就这么放到水里后,居然能复原?!”

“这不是普通的水,是荆州文保中心专门为这种干缩竹简研究的还原液体!”

“那也很牛逼啊!”

一众“土鳖”考古工作者们,围着那盆不知名液体,不断的打量正泡在里面“舒展腰肢”的竹简。

这一幕真的太神奇了。

虽然说大家知道,这是科技的力量。

但是亲眼见着一个不过几毫米的竹简,在水里重新膨胀舒展成正常大小,还是蛮让人惊奇的。

当然,这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用了几个小时,才做到的。

整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大家也没有一直围在这看,只是偶尔过来瞅两眼。

当竹简舒展开之后,因为这种液体同时还分解了竹简上的部分污渍。

原本在竹简上的字迹,便也缓缓显示了出来。

字体是汉隶,已经不是汉初时最常见的小篆了。

这也可以说明,西汉早期到中期,是国家字体从小篆到隶书转变的一个时期。

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

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小篆,还保留着大篆以及上古金文的象形字体,也就是说这种字体更偏向“画”,而非横竖撇捺的方块字。

而隶书,则是已经有了成熟的笔画,看起来确实已经具备现代汉字“方块字”的特点了。

并且,隶书的字体和现代汉字,特别是繁体字的差别,已经不算很大了。

一个现代人,如果穿越到秦朝之前,那绝对是看不懂小篆和大篆的,连蒙带猜都不行。

但是一个现代人如果穿越到东汉时期,那基本上是能够认出大半隶书的,实在不行猜也能猜出很多。

而隶书的起源,就是将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相传,这种文字是发源于秦代的监狱,当时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

所以深受低级官员,以及平民的喜爱。

不过在秦朝高层官员看来,隶书这种横竖笔直的简化文字,一点都不优雅,也没有汉字的“象形”精髓。

所以只要是有点身份的人,都不会用隶书的。

这点一直到西汉早期都是如此。

有点像后来的朝鲜,在创造出训民正音,也就是现代朝鲜文的时候,这种较为简单,只是“拼音”文字的字体,也不被朝鲜的官员、读书人接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